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肚大乃容

我以我心献轩辕

 
 
 

日志

 
 

回忆儿时的端午节  

2013-06-10 17:34:04|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今年的端午节已经和兄弟姐妹们约好回家了,尽管每年都有这么几天一家人聚在一起,但是端午节能够聚在一起则是近几年的事情了。

小时候,在华北平原的农村是很少正儿八经过端午节的,这个时候时间刚过了芒种,正值农忙,抢收三夏是很要紧,如果赶上阴雨天,把麦子淋在地里,大多数时候会减产很多,甚至会绝收。记得上中学的时候,有一年赶上华北连续的阴雨天,大多数人家的麦子都被捂在麦场里生了芽,所以那一年很多地方整整吃了一年的黏面馒头。我们家恰好是整个村子唯一一家把麦子收回家的人家,记得那些天恰好端午节时间,满屋子的小麦不能放到露天去晾晒,屋子里地方有小,整个地面都铺满了略带潮湿的小麦粒。因为连续多天下雨,端午节也是特意或者是有时间过的,在我的记忆中算是很正式的一家人围坐在铺满麦粒桌子忙过了一个特别的端午节。记得吃粽子的时候,妈妈还在庆幸把粮食收回来了,为别人家还在地里的小麦担忧。那个端午节给我的印象是深刻的,不仅仅是因为吃了好吃的平日里吃不上的粽子,而是让我感到了粮食对于农民的重要,感到了农民对于土地依恋。

那一年吃黏面馒头是少有的事情,在我的记忆里,端午节在农村大多数的时候是没有时间可以“过”的。大多数的时间是家里的大人们都在地里忙,放了学的孩子们手里拿着刚从凉水盆里捞出来的粽子在街上吃着,然后还要到农田里帮家人做些农活。或者在大田里捡拾收割剩下麦穗,或者在卖场里帮大人撑起口袋往里面装小麦,看着那金黄的小麦收到袋子里,然后拉回家,就想着又能吃上又白又大的馒头了。吃粽子也是马马虎虎,大人们顶多从田里回来吃一个或者干活回来吃一个,很少和孩子们一起吃粽子,说粽子由来的事情;孩子们也不多问,只知道粽子是个稀罕物件,只能在夏天收麦子的时候吃。后来上了学,才知道吃粽子是为了纪念那个南方的古人屈原,与我们原本不搭界的,再后来才知道屈原的故事,想着我们这个民族和我们都应该热爱自己的民族和国家;于农民来说,种好自己的庄稼,给孩子们和自己生存的空间,实际上也是为了更好地建设自己的国家,只是这种爱国爱家的情绪都已经铺满在大田里,沾到麦穗上,融入给孩子们的爱中。

如今在农村现代化大型机械已经普及了,小麦收割机只需两个小时就能干完往日几天的活计,端午节的时候,大多数农民已经不像老早那样没日没夜在地里忙。端午放假了,孩子们从邻村、城里赶回家看望父母,亲戚们约好到一家聚聚,大多数是有时间大家聚在一起,聊聊家常,尝尝各家自己包的粽子,或者品评超市里买回来各式各样的粽子,端午节也变得日益丰富和有趣起来。大家不仅有时间回忆往昔日子的辛劳,还有兴趣说说未来,说说各自的梦想,各家的欢乐。

端午节前写下这些文字,用以纪念一个农民孩子眼中家和国的进步!

------------------
网络媒体和网友对本人所有文字、观点均可转载、转发,不需注明出处。平面媒体刊发本人文字请注明,另需用站短通知本人即可。
  评论这张
 
阅读(142)|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