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在华北烈士陵园有感之一
这个周末,因为一个特殊的原因,我有幸到石家庄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看了看。
石家庄的这个季节正是干热风强烈的季节,早上晚上的时候,天气还不算热,如果赶到正午,那干热风是很厉害的,在阳光下一小会儿,就能把你热得脱层皮,但是树荫下,却并不像南方的闷热。
在这个陵园的西半部分,有被誉为“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的塑像,这个太行山地地道道的小脚老太太,在当年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乃至建国时期,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尤其是在战争年代,她不顾生命危险保护受伤战士,竭尽所能养护伤员,支援前线,成为享誉全国的拥军模范。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她不顾年事已高,把小儿子送上前线。她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和爱都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被誉为“子弟兵的母亲”。
“我唱晋察冀,山红水又清。山是那么红,水是那么清。如果有人问,请问好老人。这位好老人,好比一盏灯。战士给她火,火把灯点明。她又举起来,来照八路军……好老人叫啥?名叫戎冠秀。好老人住哪?家住下盘松……”这是著名诗人田间创作的《戎冠秀赞歌》,朴实的诗句中,饱含着对“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的赞美和爱戴。戎冠秀的事迹之所以感人,是因为她为子弟兵做了很多事情,而这些事情在如今这个社会里已经不为人“感冒”了,但是她的事迹为什么还能感动当下的人,那是因为她做的是令人感动的,是一个好人才能做出来的事情,是先进很多人都希望做而还没有做出来的事情,就是帮助别人,帮助国家建设。
戎冠秀共有五个子女,三子二女都是党员,在戎冠秀的教育和影响下,都有一颗赤诚的心,为党努力工作,对人民军队情有独钟。他们虽然都是普普通通的一员,并没有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却都有着高尚的思想,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工作,爱国拥军,感人至深。这恰恰是当今社会最应该倡导的。没有了战争,没有了惊天动地的大事件,绝大多数人每天都在上班、工作,都在普通而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着一些很多人看着普通而有普通的事情,但这些普通的工作,也是国家和民族在发展过程必不可少的;戎冠秀老人教育子女一心向党,忠诚党和民族,这是我们的榜样,做到这些,对于普通的中国人也足够了。只要每天认认真真地工作,把自己的生活搞好一点,把工作做得出色一点,每天都为国家建设出点力,足矣。
从这个塑像看得出来,其实戎冠秀也是普通人,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在中国的北方、在中国的农村,像他这样的妇女很多;但是她也不是一个普通人,她在普通的生活中,做出了很多人做不出来的成绩。从这一点来说,她更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