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肚大乃容

我以我心献轩辕

 
 
 

日志

 
 

小学生的作业与清明节习俗:文明与进步很简单(原创)  

2010-04-02 15:49:08|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昨天晚上,孩子放学回家,一进门就吵吵着要上网,这是往常没有过的。

  “老师留下作业了,要到网上去祭奠革命先烈!”孩子兴奋地说。或许我对孩子上网管的比较严格吧,孩子每次有了上网的机会都很激动。原来老师留下的作业中,有几家网站都在网上办了网上纪念堂,眼下清明将近,老师便留下作业,一来让孩子们知道清明这个节日,和节日的习俗;二来也让孩子们开拓一下视野,到网上学习一些知识。

  这些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很快,富人也慢慢多起来了,偶见报道说那个地方修了一个多么豪华的活死人墓,那个地方的清明节因为烧纸引起山火造成多大的损失。所以,尽管清明被列为国家的法定节日,但是因为清明与祭奠、死人甚至山火联系起来,每到这个日子的时候,总是不能与中秋春节那样的喜庆日子相提并论。可是习惯终归是习惯,在中国人的眼里,背弃祖宗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情,所以,每年的清明在中国人眼里还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节日。在这个日子里,大家都要做一些祭奠先人,不忘祖训的事情。

  与人家修建豪华的活死人墓相比,清明节给先人烧点纸钱似乎是极为平常的事情,这些年来流行在城市的鲜花祭奠我看就要比烧纸好得多,至少可以防止火灾的隐患。自从网络出现之后,人们利用网络开发新的功能已经很多了,所以,网上出现的网上纪念馆可以算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只是这个新事物目前来看还没有完全被中国人所接受。所以当孩子打开那个网络纪念馆之后,我发现其中的内容异常的丰富,不但孩子可以受教育,而且还能了解很多知识,有些知识甚至连我这样的一个成人也是第一次听说。至于说那些献花、用牛羊的图片祭奠之类的应用功能,的确是非常实用的。

  等到孩子的作业完成之后,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呼吁殡葬改革,尤其是每到清明之前,大多数地方总是呼吁人们移风易俗,选择文明的方式祭奠先人。很多地方尤其是山区总是很紧张,在北方这个季节正是干旱少雨,山火极易发生,可是每年也总是避免不了。看了孩子学校要求的方式,我觉得是个不错的注意,国家不妨利用一些公益网站,腾出一些免费的空间让老百姓免费建立属于个人的网上纪念堂,这样每年清明的时候,就可以在家祭奠先人,甚至每时每刻都能了解、追思先人的音容笑貌。这种文明的方式,才是我们这个民族继承和发展的好途径。

  
  评论这张
 
阅读(337)|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